Key Takeaway
- 日常AI工具:Gemini Pro (20 USD,均衡大方)、Grok via Premium+ (20 USD,准确宽容)、Raycast (8 USD调用Perplexity),总48 USD。
- Vibe Coding工具:Claude Code 100 USD (高效领先)、美国静态IP 35 USD、VPS 12 USD (加密中转),总147 USD。
- 总开销与价值:每月195 USD (约1000+ RMB),比娱乐划算,返回十倍;最先进工具性价比高,呼吁分享主力工具。
一起来算一下,我每个月在AI上花多少钱?以及我为什么选择这些AI工具作为我日常的主力。
咱们先从使用最频繁的开始。我已经很久没用ChatGPT了。现在用得最多的,是Gemini和Grok。
Gemini我订阅的是Pro档位,一个月20美金。这个档位对我来说足够用了。之前也订过Max,感觉多出来的那些额度,比如用Veo 3创建视频,我平时都用不上。而且听说Thinking模式效果一般。所以我还是继续订阅Pro吧。
Gemini给我的最大感受有两点:
第一,非常均衡。上下文窗口很大,推理和搜索很不错,对Google生态的整合也很棒。你拿它去横向对比就会发现,就是水桶身材。
第二,Google很大方。它不会像隔壁那样,你用多了就给你各种限制,也不会在网络上去限制你接入。
所以,综合起来,如果只能选择一款日常AI工具来订阅的话,那我绝对会选Gemini。
那么,既然Gemini这么好,为什么还要Grok呢?
因为Grok是“充话费送的”。
我最初是真没想用Grok。当时纯粹是为了开X的蓝标,订阅了X平台的Premium服务,给我开了一堆功能,其中就包括Grok。
后来用了一段时间发现,Grok 3还挺不错的,该有的功能都有,对网络也挺宽容的。而且它能搜索到X上的数据,这个很重要。所以我就越用越多。
现在我是订阅的是Premium+,每个月255港币,大概是32美元。排除掉订阅里的X平台功能,那么Grok本身大概也是20美元。这个价格,我认为是非常合理的。
Premium+这一档属于Super Grok,可以使用Grok 4 Expert模型。这个模型从推理能力来看,完全不输Gemini 2.5 Pro。甚至在有些问题的回复上,它会更准确。我试过,让两个模型同时回答,结果答案不一样。我把Grok的回答给到Gemini,Gemini也承认对方回答更准确、考虑得更周全。
但是Grok 4有一个小问题:回答得比较生硬。有点像一年前Gemini的那种感觉。不过我不太在意啦。平时跟Gemini搭配起来使用,非常方便,给我的帮助挺大的。
所以,我日常高频使用的两个AI工具,Gemini和Grok,每个月一共花费40美元。除此之外,为了方便,我还订阅了Raycast,每个月8美元。我绑定了快捷键,当需要简单搜索的时候,我会用它去调用Perplexity的模型。所以这些加起来是48美元。
这还没完。接下来是Vibe Coding。
在这个方面,毫无疑问,肯定是订阅Claude Code。它一共有三个档位,20、100和200。
我最开始是订阅20美金的档位。但是这个档位没有Opus模型,而且使用量也小了点。等我的项目从开发期进入运营期的时候,我会降到这个档位。但是现在,我还是用100美金的档位。这一个多月用下来,对我来说刚刚好。
为什么我一直在推荐Claude Code?你如果看评分,Claude Code是100分的话,其它模型和工具大概在七八十分的位置。但是,在生产环境中,这二三十分的差距就意味着,Claude Code可以一次搞定,但用别的可能要两次甚至三次。这个效率太低了,而且积累多了之后,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。所以我真不敢拿自己的项目去撞大运。
我还是那个观点:一定要用最先进的AI工具。而且,最先进的,一定也是性价比最高的。
光有这100美元的订阅还不够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,在国内要使用Claude Code,还需要另一样东西:
美国静态住宅IP。
这个IP起到伪装的作用,让对方以为,你是美国用户,就不会把你的号给封了。
这个美国静态住宅IP有很多服务商在卖。因为除了用AI,你出海做电商、做TikTok也需要。我目前订阅的是一个月35美金。
但是,这还没完。由于我订阅的这个是SOCKS5的协议,它本身没有加密,如果直接使用,会被阻挡。于是就需要VPS来做加密中转。
这是我目前租用的VPS,一年优惠完是150多美金,平均到每个月大概是12美元。
这整套的原理,我在知识星球newtype里发过。美国静态住宅IP的链接我也在星球内发过,大家自取。
所以,在Vibe Coding这一块,我每个月的花费是147美金。跟前面的48美金加起来,一共是195美金。这个就是我每个月在AI上的主要开销。
除此之外,其实还有API的费用。如果OpenAI出了什么牛逼的新功能,我可能会短暂订阅ChatGPT一个月。如果要做新的网站了,我会订阅v0一个月,把UI做了。这些都不是固定的费用,就不说了。
那么,每个月花一两百美金在AI上面,多吗?换算成人民币就一千多块。我平时不抽烟,基本不喝酒,完全不应酬。以前还打游戏,一个3A级游戏就60美元,现在彻底没兴趣了。所以跟这些娱乐成本比起来,这一千多花在生产力上,对我来说是非常非常划算的。它带给我的回报在十倍以上。
大家每个月在AI上花多少钱,以及使用哪些主力工具?可以在评论区说一下。
OK,以上就是本期内容。想了解AI,想成为超级个体,想找到志同道合的人,就来我们newtype社群。那咱们下期见!